曼谷吃喝玩樂介紹的播客主非常多,我比較推薦台灣人中文版kimmy握握手,和泰國人Sean的英語版friend from Thailand travel guide。我自己住曼谷這麼多年,叫我像前者那位女播客這樣一間一腳印的這樣介紹,然後再回家剪輯配字幕,我還真是沒有興趣。更何況這些曼谷吃喝玩樂的地點和食物,都偏向適合年紀輕的旅遊者。例如,金佛寺附近的小吃店,就算歷史再久,味道再如何到位,也只不過都是當年潮汕大移民潮時代,大家想吃的家鄉味。現在曼谷長大的年輕人根本也沒興趣這些阿公阿嬤時代的家鄉美食。
以我們先前介紹過的百年老店符德興為例,如果這炸過的脆麵料理有這麼大眾口味,那麼介紹曼谷的吃喝玩樂老早就篇篇都有這道菜的存在!也或者是到處的美食中心都有這道菜。但事實卻是,暹羅百麗宮(Siam Paragon)的美食廣場找來的是水門紅大哥雞肉飯,而另一家暹羅之光IconSiam的美食廣場找來的是邢門炒粿條。
不過我還是很佩服這些播客主不餘遺力的詳細介紹這些曼谷的吃喝玩樂地點。有些的確是看起來很吸引人。但我不知道有多少遊客來一趟曼谷願意這樣花時間去找這些所謂的『在地人才知道的道地美食』!我自己都是以捷運可以簡單就到,然後又不會吃到滿身大汗的小吃店為原則,我才願意前往。畢竟曼谷比較適合散步的涼季只有10月到2月這短短4個月。在這涼季以外的季節來,你都必須要有滿身大汗的心理準備。
不過其實說穿了,旅遊曼谷根本就不必理會甚麼播客所講的吃喝玩樂地點,只要是你喜歡的隨時走進去吃餐海南雞飯,或看順眼的粿條店就給他坐進去,口味其實都差不多!蘇坤維路26巷有一家超有名的魚丸麵店,我去吃就覺得好熱,其他我都沒什印象。反倒是聖類思醫院的美食中心炒的醬油粿條,吸引我幾乎天天中午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