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練瑜珈的人都會明白,瑜珈一詞已經變成專指體位法了,不再是以呼吸及觀氣息的流動,也不再涉及脈輪,剩下的只有曼妙的身體線條,以及飛簷走壁般的jump in jump out,或是倒立的能力,以及體位法進行中你能否以floating來串連的能力!
瑜珈練習者變成只看你能否做到高階的高難度動作,來認定你是不是可以稱為「大師」!
曼谷的瑜珈中心經常都會看見宣傳上寫「某某大師XX Master」親自主持,意思就是該大師就是本中心的鎮殿之寶,好像上師一般。再看看該中心推出的YouTube,大師就是Floating上,Floating下,好像是油壓門慢慢上慢慢下,然後完成一個串連的高難度體位法。於是大家就拍手,驚為天人,彷彿這樣才可稱為瑜珈大師。難怪喜馬拉雅瑜珈教派大師斯瓦米‧韋達,在他書上自述說他在演講時總被認為會表演的甚麼下彎的高難度動作,但他其實可沒這個能耐!
曼谷沙吞路上有家小小的瑜珈道場,在一個小巷弄裡,有兩個來自「瑞詩凱斯」的印度瑜珈士主持,本來教的也都是常見的瑜珈體位法,再加上「瑞詩凱斯」特有的練習與呼吸方式,讓有心練習瑜珈的人不用遠赴印度也可以體驗到「瑞詩凱斯」的傳統教法,堪稱是非常造福瑜珈人追求者。於是很多人慕名而來,但不知是越來越多學生來還是怎樣,漸漸地他們的社群媒體上也開始出現了「Master大師」這樣的頭銜!「我執」,「我慢」全都出現了!
一開始不太明白怎會這樣,後來才明白,原來,附近上班大樓裡的瑜珈中心都把他們的主持人叫做大師,來自印度的這家道場跟著也大師了起來!不但跟著「我執」,「我慢」,「癡」也跟著出現,為的就是「大師」這個名稱!有趣的是,我看見連胡志明市的瑜珈中心的YouTube也是標示大師的名稱,仔細看內容,也都是可以作超高難度的動作,外帶有個帥帥的臉龐!
真正的大師恐怕是不會在乎這個名稱吧!
來看看大師在他的書上寫的
「今天的人上了三個月的瑜珈課就把自己寫成了瑜珈大師,摩訶瑜珈士。即使在我們這個學院裡,居然也有人這麼作。他們封自己為瑜珈士,他們把瑜珈士當作自己的頭銜,我不認可這種行為,我不喜歡身邊有人這麼作。我自認,自己還沒有去到那個地位。我不會稱自己是瑜珈士韋達帕若堤。我的天!如果我都算是瑜珈士的話,那些真正的大師算是什麼?那些祖師是什麼?」